
在人体精密的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如一只蝴蝶,栖息在下颈部前方。这一形似遁甲的腺体,是由左右两叶及中间的峡部构成,虽体积微小,却凭借强大的内分泌功能,深刻影响着生命运转的每一个环节。
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称为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黄金钥匙”。它能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像无形的火焰维持体温恒定;通过调节心脏搏动频率与血管张力,让心率、血压始终保持在健康区间;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助推器”,从骨骼生长到大脑发育,每个关键阶段都离不开它的参与。
然而,这一精密的内分泌系统也十分脆弱。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失控,过多时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让人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等症状;分泌不足则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畏寒乏力、代谢减缓。若遭遇病毒侵袭或免疫系统异常攻击,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炎症性疾病便会乘虚而入。而当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集结成团”,甲状腺结节也就悄然形成,成为许多人健康体检中的意外发现。
展开剩余77%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呢?
当甲状腺细胞脱离正常生长轨迹,无序增殖并聚集,就会在甲状腺组织内形成形态各异的团块,这就是甲状腺结节。临床上,这些结节或“孤身存在”,或“成群出现”,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呈现出多样的特质。有的结节内部为密实的固体组织,被称为实性结节;有的则如同小囊袋,内部充盈着清亮或浑浊的液体,即为囊性结节;还有部分结节更为复杂,兼具固体与液体成分,如同囊中有“芯”,属于囊实性结节。
如何知道得了甲状腺结节呢?
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体系中,甲状腺超声堪称“火眼金睛”。这项检查能够精准捕捉甲状腺结节的各项关键信息,不仅能清晰测量结节的大小、数量,定位其在甲状腺左叶、右叶或峡部的具体位置,还能细致分辨结节是质地坚实的实性、充满液体的囊性,还是囊实混合的复杂形态。同时,超声检查还能观察结节的外形轮廓、边界清晰度、有无包膜包裹、是否存在钙化现象,以及结节的血供情况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依据。
国际卫生组织制定的TI-RADS分级标准,为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评估建立了科学体系。依据超声影像特征,甲状腺结节共分为六级:
• 1级:甲状腺形态、结构完全正常,未发现结节;
• 2级:经诊断为良性结节,风险较低,建议每1-2年进行复查监测;
• 3级:仍归类为良性结节,但存在一定恶变可能,需缩短观察周期,每3-6个月复查一次;
• 4级:结节良恶性难以仅凭超声确定,需通过穿刺病理学检查进一步诊断。该级别又细分为4A、4B、4C三个亚级,随着分级递增,恶性概率逐步升高;
• 5级:超声表现高度提示恶性,恶性概率超过80%,一般建议尽快进行穿刺活检或考虑手术切除;
• 6级:已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需立即启动规范治疗流程。
一旦发现了甲状腺结节,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执行科学的食物排查法:如果怀疑某种食物引起不适,可暂停食用一个月,然后复查甲状腺功能。若指标好转,说明这类食物确实对你不利。
▶构建合理膳食结构:摄入优质蛋白:瘦肉、豆类、蛋类等是构建免疫系统的基础
▶补充丰富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提高免疫力和抗炎抗氧化至关重要
▶增加抗炎食物:番茄、浆果(草莓、蓝莓、葡萄)等食物有助于消除体内慢性炎症▶保护肠道健康:桥本甲状腺炎与肠粘膜损伤密切相关。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对控制自身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对于甲状腺结节,科学的预防与监测才是关键。普通成年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甲状腺超声检查;若存在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则应将检查周期缩短至每半年一次。即便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也无需惊慌——多数结节为良性,通过定期随访、规范评估,可有效监测病情变化。理性应对、科学管理,才是守护甲状腺健康的正确方式。
专家介绍:
国内知名甲状腺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员、MDT甲状腺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副主任、全科医学协作平台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多模态AI智能微创科研项目组骨干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疑难病会诊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承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会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甲状腺联合会诊中心首席专家等职。从事甲状腺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对甲状腺疾病及其并发症有着专业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医多年,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曾受邀参加北京各大电视台新闻频道传播甲状腺中西医防治理念。先后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会议,发表SCI及国内一级刊物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
擅长治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桥本氏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等。临床疗效显著,深受众多患者的赞誉 。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