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朝鲜的导弹更新速度竟如此迅速。就在10月10日的阅兵式上,朝鲜再次展示了“火星”-11E高超音速导弹。这款导弹采用了类似于东风-17和最新改进型“鹰击”-17的乘波体设计。如果技术路线相同,那么现有的美韩防御系统很难有效应对。
从现场画面看,发射车采用了5对轮的底盘设计,每辆车可以携带两枚导弹。其构型与“鹰击”-17非常相似。导弹的弹头呈扁平状,翼面有弧形边条,尾部设计了X形梯形舵面,能够在飞行末段进行非常规机动,这大大增加了拦截的难度。搭载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最大飞行速度可能超过5马赫,同时具备高机动变轨能力,可以突破现有的防空体系。
关于这款导弹的设计,西方的分析认为,它可能借鉴了俄制“伊斯坎德尔-M”使用的9M723导弹,甚至与俄制发射装置兼容。韩国方面则认为,它是基于“火星”-11(KN-23)短程弹道导弹的改进版本,但技术源头主要来自朝鲜自己研发的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以色列的军事专家也有类似看法,认为它是一种战术用途的高超音速滑翔体导弹,采用固体燃料助推器,与KN-23系列导弹相似,也可以视为朝鲜版的“伊斯坎德尔”改进型。
展开剩余67%无论“火星”-11E的技术源自何处,可以确定的是,朝鲜已经具备了高超音速滑翔导弹的技术。虽然目前该导弹的研制进度较快,且外界对其是否进行过试射有所质疑,但早在10月4日,朝鲜的“国防发展-2025”武器展览中,这款导弹就已经公开亮相,说明它应该已经具备实战使用的能力。几天后又在阅兵式上出现,朝鲜的保密工作可见一斑。
从导弹发射车的设计来看,“火星”-11E的5对轮底盘比较大,这意味着导弹的重量也不轻。由于可能存在技术上的限制,朝鲜可能通过增加弹体重量和每车携带的弹药数量来弥补其突防能力和威力的不足。相比之下,“鹰击”-17是舰载版本,虽然在阅兵式上每辆车也可以携带两枚导弹,但由于它安装在军舰上,因此不需要考虑机动灵活性。
“火星”-11E的最大射程控制在1000公里以内,通过增加战斗部的重量来提高威力,这也可以弥补其精度上的不足。虽然外界对导弹的技术成熟度提出质疑,认为其稳定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对于朝鲜来说,开发这种短程高超音速导弹并不算困难。事实上,在本次阅兵式上,连射程超过15000公里的“火星”-20洲际弹道导弹都公开亮相,相比之下,“火星”-11E的高超音速导弹并不算什么。
正如西方军事专家所说,现代的高超音速滑翔体导弹不仅仅是为核弹头设计的,也可以用作战术武器。朝鲜正在利用多种技术来源,研制更小型的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目的就是压制现有防空和反导系统。“火星”-11E的出现,标志着朝鲜的短程打击能力升级,它能对区域内的关键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进一步增强其非对称威慑打击能力。
虽然西方对此保持谨慎关注,朝鲜近年来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再想通过技术封锁来遏制其进步几乎不可能。而且,“火星”-11E甚至可能会出口。根据西方的分析,最大的潜在客户可能是俄罗斯,毕竟朝鲜与俄罗斯之间有较多的技术交流和装备合作案例。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